新聞

返回上一頁
教育傳媒到校
2025年7月
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 - 2025年7月

造就明日領袖 掌握發展步伐 良好素質接軌未來世界


「明日領袖、今天造就」是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自成立以來貫徹的教育理念。作為「明日領袖學校」(ASchool forTomorrow’sLeaders),學校強調培養學生具備領袖的素質。踏入新學年,梁敦瑜校長希望同學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習慣,實踐尊重、盡責等正向態度,提升他們正向的成就,並投入於學習生活。透過一系列的教育規劃,從小培養學生在知識、識見、品德、態度、體魄、習慣等方面的發展,奠定成為「明日領袖」的堅實基礎。

建構國際化英文語境 培養國際視野及識見

學校高度重視英語教育,透過課內外安排,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,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,更是見識上的發展。在教學方面,不同科目會滲入英語元素,強化同學在不同範疇的學習能力,助力未來升讀英文中學。

學校亦致力建構國際化的英文語境,分別將三位外籍老師安排在不同級別,展開遊戲、活動以及英語欖球班;又安排外籍教練教導同學進行英語足球,在愉快的生活情景中,自然地習慣使用英語作交流。梁校長分享,同學的英語表達能力優秀,面試表現高水平,獲不少中學校長讚賞。

此外,學校更積極安排境外的英語交流活動,例如帶領學生到上海就英語學習進行交流,全程皆以英語進行溝通互動;另外,亦展開為期九日的加拿大環境保育考察活動,除了作為英文學習體驗,更對大自然和生態保育進行探究。學生能夠善用英語作為與世界溝通的橋樑,同時就國際議題進行探討,自小開始培養國際視野及識見,為成為「明日領袖」做好準備。

前瞻規劃STEAM教育 啟發邏輯思維發展

為啟發學生的邏輯思維發展,掌握應用科技的能力,學校前瞻性規劃STEAM教育,發展同學在科技、科學等方面的知識、技能。面對常識科分拆成人文科和科學科,校方早在2018年開校時已將常識和科學分開教學,建立了一套系統化的教學模式。

在課堂安排上,學校將下午的STEAM課程與上午的課堂內容相協調,針對不同年級設計主題實驗、教學活動及專題研習。初小階段以科學為重點,高小則探索編程,例如使用micro:bit、機械人及智能家居等,讓同學透過實踐、觀察和體驗,發掘事物的多樣性,激發他們的好奇心、創意思維和解難能力。

與此同時,學校亦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比賽,將所學知識於生活中實踐,例如在「micro:bit足球機械人比賽2025」中,同學們在努力下獲得季軍及最佳團隊合作獎。這不僅擴展了他們的視野,還促進了個人發展,培養了團隊合作、堅韌不拔的精神及自信心,培養「明日領袖」的良好素質。

推動閱讀風氣 主動探索知識

學校通過多元的設施和計劃,致力於為同學建立閱讀和主動求知的習慣。校內圖書館擁有豐富的藏書,涵蓋各種範疇,並設有「漂書角」及兩部自動借書機,讓同學在小休時能方便地借還圖書,極大提升了閱讀的便利性。學校亦推行以英文書為主的「書袋計劃」,讓學生互相傳遞書籍,提供課本以外的額外閱讀資源。

此外,每週固定兩天早上安排師生共讀時間,同時鼓勵學生每日閱讀十分鐘並在手冊上記錄,幫助他們養成恆常閱讀的習慣。透過建立閱讀習慣,同學能夠接觸更多教科書以外的知識,培養主動求知的態度和終身學習的模式,從而不斷進步。這也訓練了他們未來成為領袖所需的資訊整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維,幫助他們累積知識,為未來的決策能力奠定基礎。

養成健康生活模式 促進身心靈健康

作為領袖除了需要才能外,強健的體魄和精神同樣重要,因此學校對健康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視。梁校長指出:「我們透過體育促進小朋友的腦部發展,進而提升學業成績,希望同學們能夠『讀得、玩得、又有品德』。」

在新學年,學校將優化上課時間表,延長星期五午飯後的運動時間,開展體能和球類等全校性活動或小組活動。同時,善用校舍寬敞的環境,讓同學在日常樂休時間,利用跑道和球場進行自由運動。每逢星期五的午休時段,還將舉行全校性運動、千人操和體能操等等,幫助同學養成運動習慣。

在課外活動方面,校內設有花式跳繩、武術、足球和乒乓球等項目,並積極帶領運動校隊參加各類比賽。梁校長補充:「參加團體運動對小朋友的身心健康有益,朋輩之間能夠互相支持,建立正向關係,培養團隊精神,並學習社交技巧,這些都是未來領袖所需的抗壓能力。」

多元經歷展潛能 收獲成就樂滿FUN

學校積極提供多元學習經歷,幫助學生各展所長,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與自信。例如在音樂方面,學校每星期都會為二、三年級邀請專家入課,在課時安排樂器學習,幫助同學在低小階段發掘自己在音樂方面的興趣與才能;高年級則可以參加校內的樂團,進一步發展潛能,甚至參加比賽累積表演經驗。早前,學校帶領管弦樂團的同學到台北進行為期四天的交流,更通過快閃表演與交流演出,讓他們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。

正向價值教育 養成領袖品格

學校推行正向教育,為學生奠定領袖品格的基石。梁校長指出,價值觀教育無處不在,不僅限於某一課堂,而是融入各科目及日常生活中。每週透過早會、班主任課、主題式學習及各種活動推行價值觀教育。例如,每月圍繞不同的價值觀主題進行實踐活動,如11月的感恩月及「Show Our Kindness」計劃,將價值觀轉化為具體行為。

學校還推出「Well Done獎勵計劃」,以全校便服日、無功課日、大食會等集體榮譽激勵學生,鼓勵實踐正向行為。此外,學校將設立「Wrap Up」整理時段,讓同學在每週五放學前整理課室,以此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、責任感和愛衛生的習慣,期望他們未來成為肩負社會責任的引領者。

循序漸進幼小銜接 適應新階段節奏

從幼稚園升上小學,學生需要適應許多變化。因此,學校首月的課程重點在於適應。首學段取消紙筆評估,首星期採用半日制上學,並舉辦成長100天慶典,幫助學生逐步適應新環境。在學習方面,學校於暑假期間已安排英語適應班,並提供東華三院聯校的自學材料和點讀筆等工具,讓學生能在家中溫習英文,培養閱讀和自學的習慣。

活動方面,自一年級起,學校實行「一人一職」制度,讓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職位,從而增強對學校的歸屬感,培養領袖責任感,促進個人發展。同時,學校在首學段至少會安排兩次小一適應家長會,以促進家校溝通。

教育傳媒

梁敦瑜校長 梁敦瑜校長
學校強調培養學生具備領袖的素質 學校強調培養學生具備領袖的素質
學校高度重視英語教育 學校高度重視英語教育
學校前瞻性規劃STEAM教育 學校前瞻性規劃STEAM教育
學校亦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比賽 學校亦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比賽
為同學建立閱讀和主動求知的習慣 為同學建立閱讀和主動求知的習慣
提供課本以外的額外閱讀資源 提供課本以外的額外閱讀資源
延長星期五午飯後的運動時間 延長星期五午飯後的運動時間
幫助他們累積知識 幫助他們累積知識
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與自信 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與自信
幫助同學養成運動習慣 幫助同學養成運動習慣
未來成為肩負社會責任的引領者 未來成為肩負社會責任的引領者
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
返回上一頁